據港媒報道,大市反彈,市場憧憬中國政府會加入放水行列,尤其內地經濟放緩未止,令內地8月用電量出乎意料下跌,筆者相信中央放水只是時間問題,只擔心中央延遲到「十八大」后才出招,會令大市維持上落走勢。
國企指數昨日升165點或1.7%,完全抵銷周一、二的跌幅,再挑戰(zhàn)10000點,成交額略增加至145億元,但只有七成主板H股可以隨大市上升,金融和石油股成為領漲行業(yè);而紅籌指數升35點或0.9%,收4081點,成交額達68億元,主要由電訊股和石油股支撐。
中資股轉強,是受到日本加入放水行列,即歐、美、日等先后放水,再加上巴西、印度等刺激經濟措施,但歐、美、日等放水即變相印銀紙,若然中國仍然拖泥帶水,只會令人民幣繼續(xù)升值,對持續(xù)下滑的外貿更為不利。故市場憧憬中央會放水,筆者當然希望可以愈早推出刺激經濟政策愈好,只是筆者過去至今都擔心中共要將放水措施留給新一代領導人,即要到「十八大」后才會放水,對于持續(xù)放緩的經濟而言,仍要多待一段水深水熱的日子!
用電旺季不旺發(fā)電淡季更淡
其實,內地經濟第三季持續(xù)下滑,市場已預期。而內地資料顯示,今年8月發(fā)電量較7月微升2%至4,445億千瓦時,較去年同期只升4%,不及去年8月同比增長的9%。至于今年8月用電量環(huán)比跌1%至4,495億千瓦時,增速也較上月下降0.93個百分點。
至于以工業(yè)為主及占用電比重達七成的第二產業(yè),8月用電量同比雖升1.15%至3,191億千瓦時,但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8.27個百分點;而以地域區(qū)分,占用電量逾53%的東部地區(qū),8月用電量為2,399億千瓦時,較去年同期升1.7%,增速亦較上月下降1.93%。由于8月是傳統(tǒng)旺季,用電量下跌,即旺季不旺,印證內地經濟下滑未結束。
至于9月至11月是發(fā)電量淡季,在經濟放緩下,淡季可能更淡,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今年電力市場前高后低走勢,但對業(yè)績剛剛好轉的電力股而言,或會影響收入表現(xiàn),拖慢業(yè)績改善步伐。
煤價低水平電力股有利
幸好煤炭成本始終是直接左右電力股盈利的因素,煤價維持在低水平下,彭博預期華能國際(00902)今年是最賺錢電力股,可達59.6億元人民幣(約73億港元),其次是華潤電力(行情,資訊,評論)(00836)的68億港元,第三位會是賺33億元人民幣的大唐發(fā)電(行情,資訊,評論)(00991);如再比較上半年盈利,上述三只電力股分別賺21億元人民幣、30億港元和12億元人民幣,即下半年盈利將會高于上半年,反映證券商多預期電力股下半年可以繼續(xù)受惠成本下降而多賺。當然,若然內地經濟好轉,在發(fā)電量和用電量加快回升步伐下,電力股的盈利表現(xiàn)將會更好。
樂觀而言,中央只是拖慢推出刺激經濟政策,一旦放水應該可以刺激經濟,有助提升用電量,對電力股始終是利好,除非見到煤價回升之余又未能加電價,即又暫緩煤電聯(lián)動,否則電力股未來一年仍然可以睇好,華能和潤電會是首選考慮股份。
來源:金融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