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爾濱告急,杭州告急,武漢告急……寒潮襲擊下,中國從北到南部分城市天然氣供應吃緊。
雖然中石油、 中石化等供應方稱全力保供,然而不斷有城市上演“斷氣”之苦:武漢出租車加氣站停擺,杭州機關單位停止燃氣取暖,一些地方的工商企業(yè)被迫停產待氣。
近幾年來,“氣荒”多次光顧,尤以南方影響顯著。此次大面積“氣荒”凸顯冬季天然氣供需矛盾,也引發(fā)社會對天然氣價格改革的關注。
“斷氣”背后
隨著北方強冷空氣南下,一些南方城市出現大規(guī)模的天然氣供應缺口,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。 幾乎所有的“ 斷氣” 城市都采取了應急措施,限制工業(yè)用氣,保證居民生活用氣。
一些企業(yè)遭受“ 氣荒”的沖擊更為嚴重。武漢市最大的用氣企業(yè)明達玻璃(武漢)有限公司掙扎在生死線上。往日,該企業(yè)每日天然氣用量為14.5萬立方米,然而目前企業(yè)的天然氣供應量只有約7萬立方米。公司經理敖萬志說:“如果缺氣時間長,公司將面臨倒閉!
事實上,2004年以來,“氣荒”現象就在南方一些城市不斷上演。
剖析此次“氣荒”的直接成因,中石油等供應方表示,受雨雪天氣影響,華北地區(qū)巨大的用氣增幅給整個管網運行帶來困難,國家緊急調配“西氣東輸”管道部分天然氣,對長江以南城市實施減供措施,管道沿線的南方一些城市天然氣供應緊張。
“雨雪天氣只是此次‘ 氣荒’的誘因。我國的天然氣供應本來就比較緊張,就像是走鋼絲。到了冬天,一遇到惡劣天氣,就陡然拉升需求,造成了緊張局面!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。
一方面是供應不足,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斷增加,供需矛盾加劇了“氣荒”的蔓延。與此同時,隨著我國節(jié)能減排措施的深化,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根據要求改造設備,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。加上石油價格今年不斷攀升,價格較低廉的天然氣自然備受企業(yè)青睞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 氣荒”泛濫之際,輿論出現一種觀點,認為天然氣壟斷企業(yè)試圖通過“斷氣”來推升氣價。
中國能源網總監(jiān)韓曉平指出:“ 天然氣的投產要根據有關供氣協議,既然簽了協議,為何生產跟不上,又為什么在冬季用氣高峰的時候出現供應不足,這值得深思!
關于這一點,林伯強分析說,由于中國天然氣價格偏低是事實,“供應方沒有太多動力,必然缺乏積極性”。他指出,天然氣價格一直是由政府定價,價格機制改革探討已久卻沒有進展,價格沒有隨著市場供需發(fā)生變化,這進一步惡化了供需矛盾。
化解“氣荒”路在何方
天然氣供需矛盾不斷加劇的現實無法回避,專家建議必須采取各種措施,從短期和長期、境內和境外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著手,多管齊下方能有效化解不斷上演的“氣荒”。
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認為,“氣荒” 的關鍵在于供應能力和天然氣需求的增長不匹配,我國缺乏相應的天然氣儲備機制,還沒有建立大的天然氣應急庫存;加之國內的天然氣管道布局比較分散,生產和運輸局限在個別石油公司,各石油公司之間的管網又缺乏聯系,資源調配很難做到靈活機動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有關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我國天然氣產量今年預計為890億立方米,而需求增至1000億立方米以上,供需缺口達110億立方米左右,未來天然氣需求將有相當部分依賴進口。
廣東省當下天然氣的供應現狀印證了專家觀點。與國內多個地區(qū)陷入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相反,目前廣東地區(qū)供氣穩(wěn)定,尚未影響到居民正常生活。其中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天然氣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的長期協議氣。專家建議,經濟實力強的省份可以考慮去境外購氣,這對緩解“氣荒”也將起到積極作用。
近幾年,“ 氣荒”迫近也招致社會對于天然氣市場壟斷局面的詬病。一位基層加氣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,“這個行業(yè)不應該只有幾個少數的領頭企業(yè)控制”,長遠來看必須要放開市場,否則不利于培育健康的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。
目前,我國天然氣使用中居民用氣占比相當大,未來天然氣價格調整將極大影響百姓的日常起居。鑒于此,專家建議,漲價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,必須慎重考慮,理順定價機制需要一個過程。
記者23日從發(fā)展改革委了解到,按照中央部署,發(fā)展改革委正積極組織協調中石油集團、中石化集團、海洋石油總公司,以及各地經濟運行主管部門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加強運行調節(jié),強化需求側管理,穩(wěn)定天然氣市場供應。
來源:大眾網-大眾日報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jgcyb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www.jgcyb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jgcyb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